导读:当你的孩子不再过分依恋你,那说明你的宝贝能渐渐自立了。在不久的以后,你的孩子将如雏鹰展翅,翱翔于长空。
孩子喜欢与爸爸妈妈在一块,这是亲情的一种表现。伴随孩子年龄的增长,这种依恋行为会由于独立性的增强而渐渐减弱。但有些孩子表现出了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过分依恋行为。如:孩子都五六岁了,还形影不离地跟着爸爸妈妈,极不情愿到婴幼儿园去,回家后就缠着爸爸妈妈和他玩,甚至还让爸爸妈妈抱,不然就闷闷不乐或者大哭大闹有些爸爸妈妈为此非常着急,但又没方法;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对自己亲热是好事,虽有的烦,但也只好听之任之。
孩子这种过分的依恋行为是不正常的,需要剖析缘由,准时加以矫正。
一种状况是孩子喜欢和爸爸妈妈有身体接触。如:孩子总需要让父母抱,或来拉父母的手,抱住爸爸妈妈的腿。这可能是和爸爸妈妈以前对孩子过分亲昵,且喜欢用身体接触的方法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有关。要改变这样的情况,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多用语言的方法来表达这种美好的感情,并让孩子同意这种方法。当孩子也渐渐掌握用这种方法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时,那种对爸爸妈妈的粘缠行为就会大大降低。
另一种状况是孩子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安或不舒服的感觉,从而对爸爸妈妈表现出反常的依恋行为,以求得一种安全感和心理上的安慰。这种依恋行为不是常常的,偶尔原因较多。只须父母留神察看,并采取手段消除使孩子感到不安或不舒服的原因,就可达到目的了。
最多的一种状况则是过度保护致使孩子过分的依恋行为。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多方面的:在生活方面,爸爸妈妈惟恐孩子营养不足,一味地给孩子增加营养,买补品。稍稍刮风或下点雨就不让外出,还怕太阳晒坏了身体。教养方面,孩子遭到全家人的溺爱,成了家庭的核心,全家人都关心他,服从他,有求必应。在行为方面,由于父母怕孩子出危险,使孩子爱动的天性遭到压抑,想跑、想跳等愿望不可以得到满足。孩子啥事都不需要做,全由父母包办代替了。在心理方面,父母怕孩子生气,从不在孩子面前表露我们的不满、不快与哀愁。时间长了,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精神意志训练,使孩子出现心理偏差以上这类原因使孩子的独立性没进步起来,适应外面的能力非常差,不能离开爸爸妈妈的帮忙,就致使孩子依恋行为的发生。要改变这样的情况,应从培养孩子独立性入手。爸爸妈妈要想通过我们的教会和自己的行为去影响、教育孩子,使孩子树立起独立意识;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,先从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技能做起,再培养他们为别人服务的意识;对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也不可放松。
当你的孩子不再过分依恋你,那说明你的宝贝能渐渐自立了。在不久的以后,你的孩子将如雏鹰展翅,翱翔于长空。